四千一百六十五章 把技术标准牢牢抓在手里


小说:军工科技   作者:止天戈   类别:军事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09817/ 为您提供军工科技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
【未修改版】

吴浩指尖在杯沿停住,目光透过窗户落在远处起伏的戈壁轮廓上。夕阳正把云层染成熔金般的颜色,那些在风里矗立的研发楼剪影,像一群沉默的巨人。

“把会议纪要给我。“他忽然开口。

...

吴浩推开会议室大门的瞬间,一阵热浪扑面而来。张小蕾已经坐在会议桌一侧,手里正翻阅着一份厚厚的报告,而她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数据流。

“你来啦。”她抬头看了眼苏荷,“听说你要去空军医学院进修?”

“是啊。”苏荷坐下,把保温杯放在桌上,“下周就报到。”

张小蕾挑眉一笑:“那你可得快点回来,我们这边可等着你帮忙呢。”

吴浩在主位落座,目光扫过两人,然后看向投影幕布上浮现的画面??那是军工基地最新的隐身涂层研发进度图,曲线起伏不定,像是一场尚未结束的风暴。

“说重点。”他开口道。

张小蕾点头,手指轻点屏幕,画面切换成一张结构图:“问题出在分子层叠工艺上。我们的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稳定性下降,导致雷达反射率波动过大。实验室尝试了五种不同的添加剂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”

“你们有没有试过加入纳米级氧化铝?”苏荷忽然插话。

张小蕾愣了一下:“你不是刚要去学细胞培养吗?怎么还懂这个?”

苏荷笑了笑:“上周整理吴总文件的时候,看到他批注里提到过类似思路。”

吴浩没说话,只是微微颔首,似乎对她的观察力颇为满意。

“我们可以试试。”张小蕾迅速调出一组参数,“如果能控制好氧化铝的粒径分布和分散均匀性,或许可以提升热稳定性。”

“另外,”苏荷继续补充,“我在沈宁姐的温室系统资料里看到,她用了一种仿生结构的温控膜,或许可以借鉴到隐身涂层的热管理设计中。”

张小蕾眼睛一亮:“这倒是个新方向!”

吴浩终于开口:“那就这么定了。小蕾负责工艺优化,苏荷配合做结构模拟分析,同时联系沈宁那边,看看能不能共享部分材料数据。”

“明白。”两人齐声应道。

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讨论的内容从隐身涂层扩展到了整个军工复合材料的研发体系。吴浩一边听着,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,偶尔插几句点评,精准地点出关键问题。

散会后,三人一起走出会议室,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了。戈壁的晨光带着一种苍凉的温柔,洒在基地的金属穹顶上,泛起一层淡金色的光辉。

“我先回实验室了。”张小蕾挥挥手,大步离去。

苏荷站在原地,望着她远去的背影,忽然觉得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。不再是那个躲在吴浩背后、只会整理文件的小秘书,而是真正参与到项目决策和技术讨论中的自己。

“你在想什么?”吴浩的声音从旁边传来。

“我在想,”她轻声道,“原来我也能帮上忙。”

吴浩看着她,眼神温和:“你一直都在帮。”

苏荷怔了一下,随即笑了出来:“谢谢您。”

“别谢得太早。”吴浩淡淡一笑,“等你从空军医学院回来,还有更多事要你做。”

“我准备好了。”她挺直脊背,语气坚定。

吴浩点点头,转身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。苏荷则走向另一侧的生物实验室,那里有她即将面对的新挑战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在数百公里外的灵湖医学研究中心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站在显微镜前,仔细观察着一片组织切片。

“周教授。”助手走过来,“苏荷已经确认明天报到。”

老教授放下目镜,露出一丝笑意:“好,我等她很久了。”

他的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一幅画??那是一株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红柳,枝干虬结,却生机勃勃。

“科研不是纸上谈兵,是要扎根的。”他喃喃道,“希望她也能在这片土地上,开出属于自己的花。”

……

几天后,苏荷正式进入空军医学院的细胞生物学培训班。课程紧张而密集,从基础的细胞结构讲到基因编辑技术,每一节课都像是在挑战她的极限。

但她没有退缩。

每当夜深人静,她都会拿出那枚银质书签,摩挲着上面的“格物致知”四个字,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。

而在戈壁的另一边,吴浩也没有停下脚步。

他亲自带队前往军工基地,参与新型隐身涂层的最终测试。张小蕾带着团队日夜奋战,终于成功将氧化铝纳米材料稳定嵌入涂层结构,使得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大幅提升。

沈宁也传来好消息??航天育种玫瑰不仅在戈壁开花,而且花瓣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抗氧化能力,有望应用于新型护肤品的研发。

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。

……

一个月后,苏荷结束了培训,带着满满的笔记和实验经验回到戈壁。

她走进生物实验室的第一天,就接到了一个任务:协助研发一款新型生物传感器,用于监测极端环境下的生命体征变化。

“这是你的第一项独立任务。”吴浩递给她一份项目大纲,“你可以自由调配资源,包括与军工部和农业部的合作。”

苏荷接过文件,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
她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
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她,但她已经不再害怕。

因为她学会了如何在戈壁里种花。

学会了如何在坚硬的土地上,长出柔软而坚韧的生命。

……

夜晚,苏荷独自站在实验楼的阳台上,望着远处的星空。

风从戈壁深处吹来,带着沙粒的低语。

她打开手机,三人小群里,沈宁刚刚发来一段视频:一朵盛开的玫瑰,在风沙中轻轻摇曳,花瓣上沾着露珠,闪烁如星。

张小蕾留言:“欢迎归队。”

苏荷嘴角扬起一抹微笑,指尖轻触屏幕,回复了一句:

“让我们一起,在这片荒漠里,开出最美的花。”

吴浩站在实验楼顶层的观测平台上,望着远处正在调试中的新型雷达阵列。夜风猎猎,吹动他身上的工装外套微微鼓起,像是某种沉默的旗帜。

“吴总。”身后传来苏荷的声音,她手里抱着一沓文件,“这是军工部刚送来的测试数据,隐身涂层在-40c至80c温差下的反射率曲线已经整理好了。”

吴浩接过文件,翻了几页,点头道:“辛苦了。”

“不辛苦。”苏荷笑了笑,“张小蕾姐说,等您看完数据,她想请您过去看看他们新设计的模块化装配线。”

吴浩合上文件夹,抬眼看了她一眼:“你呢?最近实验室那边怎么样?”

“还在调试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。”苏荷语气认真,“周教授说如果能在戈壁环境下实现连续72小时稳定监测,就可以进入人体试验阶段。”

吴浩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:“不错,看来你真的适应过来了。”

苏荷低头看了眼胸前的徽章,那枚“浩宇生物”的标志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金属光泽。她轻声道:“我以前总觉得科研离我很远,但现在才发现,它其实就在身边,只要愿意扎根,就能长出枝叶。”

吴浩没有说话,只是转身望向远方。那里,是基地最核心的研发区,灯光如星河铺展,映照着无数个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。

“你知道吗?”他忽然开口,“当年我决定做军工项目的时候,很多人劝我别碰这块硬骨头。说我们这种民营企业,搞不了高端技术,不如去做点民用产品赚快钱。”

苏荷静静地听着。

“但我坚持下来了。”吴浩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“因为我相信,真正的科技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要落地生根的。就像红柳,看似被风吹到荒漠,实则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花来。”

苏荷看着他的侧脸,忽然觉得这个男人比任何时候都像一座山??沉稳、厚重,却又孕育着无限生机。

“所以我也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‘红柳’。”他转头看向她,“不只是完成任务,而是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,为什么要做。”

苏荷重重地点头:“我会的。”

吴浩笑了,眼神里带着几分欣慰:“好,那走吧,去看看小蕾他们的新装配线。”

两人并肩走向电梯间,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响。夜色渐深,但整个基地依旧灯火通明,仿佛一颗永不熄灭的星辰,在戈壁深处静静燃烧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张小蕾正站在装配车间的控制台前,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。

“吴总来了。”她头也不抬地说。

“你怎么知道?”吴浩走进来,手里还拿着那份报告。

“直觉。”张小蕾终于抬头,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,“而且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有很多问题要问。”

吴浩走近几步,目光落在她面前的机械臂上:“这套自动化系统是你亲自设计的?”

“对。”张小蕾调出三维模型,“我们这次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,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进行快速切换。装配精度控制在±0.01毫米以内。”

“不错。”吴浩点点头,“效率提升了多少?”

“预计能提高35%,如果再加上AI辅助检测系统,故障率可以降低一半以上。”

苏荷在一旁听得入神。她发现,张小蕾虽然看起来吊儿郎当,但在专业领域,她的专注和严谨丝毫不亚于任何人。

“那你打算怎么测试?”吴浩继续追问。

“明天就安排第一次模拟装配。”张小蕾信心满满,“我已经联系了航空动力组,他们会派专家过来监督流程。”

吴浩满意地点点头:“很好,记住,我们要的不只是速度,更是稳定性。”

“明白。”张小蕾敬了个军礼,“保证完成任务。”

吴浩笑了笑,转身对苏荷说:“你也去观摩一下,多学点东西。”

“是。”苏荷应声。

三人站在装配线前,看着机械臂缓缓启动,发出轻微的嗡鸣声。那一刻,仿佛整个基地的心跳都在同步跳动。

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,也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探索。

而在戈壁深处,属于他们的未来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