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章 乐乘奔逃


小说:赵公子   作者:半城流烟   类别:架空历史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02353/ 为您提供赵公子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阴安。
  廉颇自从得知赵王丹逝世的消息以后,就没有继续往南进兵。
  他有心想要领兵返回邯郸,奈何邯郸并未发来诏书,廉颇也只能暂且按兵不动。
  等待的时光,漫长而又揪心。
  “上将军,大事不好!”
  心腹将领郭旭冲进屋内,脸上满是愤恨不平,其中却也夹杂着些许惶恐。
  “何事?”
  廉颇虽亦有了不好的预感,却仍旧稳如泰山。
  以廉颇在赵国的威望,再加上此番大破魏国,连拔两城,纵然新王赵偃不怎么待见自己,却也不敢做得太过分。
  更何况,赵偃此时尚在守孝,并未完全继承王位,哪里敢铤而走险,过分逼迫领兵在外的廉颇?
  然而。
  当廉颇听完郭旭接下来的话以后,顿时变得脸色铁青,身体都气得有些瑟瑟发抖。
  “太子颁布诏书,说上将军好大喜功,先王只下令攻取繁阳,将军却接连攻下了繁阳、阴安两城。”
  “攻取繁阳,还能师出有名,再多取阴安,就是蓄意破坏赵、魏联盟。”
  “太子以此事为由,派遣乐乘南下代替将军统兵,并且勒令将军迅速返回邯郸。”
  “砰!”
  廉颇勃然大怒,将案几上所有东西以扫在地上,须发皆张。
  廉颇年轻时候,本就脾气火爆,现在年龄大了,修养反而变好了许多。
  赵偃今日所为,却已经彻底激怒了廉颇这头猛虎,令其再也压抑不住心中怒火。
  “吾为赵国出生入死数十载,两代贤君皆对吾委以重任。”
  “此番既然出兵伐魏,赵、魏盟约本就不攻自破,多取阴安又如何?”
  “且阴安据黄河而建,若不将其拿下,必然要在繁阳驻守重兵防备魏国,如此岂不牵制住了赵之国力!”
  “赵偃小儿,真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”
  “大王刚刚过世,彼便急不可耐想要剪除有功之臣,让那个投降的燕将取吾而代之,简直气煞我也!”
  廉颇大发雷霆,既愤怒于赵偃的所作所为,也对乐乘愤恨不已。
  这些年来,赵偃利用乐乘打压廉颇。
  廉颇虽没有吃任何亏,却也对乐乘早有不满,这种不满在今日,可谓一起爆发了出来。
  郭旭亦是咬牙切齿的说道:“飞鸟尽,良弓藏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  “一朝天子一朝臣,先王虽器重将军,然太子素与将军不睦,此番继位又怎会放过将军?”
  “将军若回邯郸,轻则像公子无忌那般被永久闲置,每日郁郁寡欢。”
  “重则有杀身之祸,晚年难保,还望将军早作决断。”
  廉颇闻言,右手按剑在屋内来回走动着,脸上神色变幻不定。
  他本以为,凭借自己的功劳与威望,赵偃纵不待见自己,却也不敢做得太过分。
  却没想到。
  对方刚刚掌握大权,尚未真正继承王位,就已经如此迫不及待,想要夺了自己兵权。
  如此看来,郭旭所言倒也并非杞人忧天。
  来回走动许久,廉颇有些心浮气躁的说道:“如今太子不信吾,彼以诏书压我,徒之奈何?”
  郭旭脸上露出狠色,道:“既然彼不义在先,将军何不索性直接带着五万大军投降魏国。”
  “以将军之名望,再以繁阳、阴安作为献礼,魏王岂会不委以重用?”
  不曾想,廉颇闻言却是摇了摇头。
  “太子虽对我不义在先,然两代先王皆与我有知遇之恩,若贸然带兵叛逃入魏,于吾名声有损,断不可为之。”
  廉颇还有些话没说。
  别看廉颇在军中威望很高,也培养了不少心腹之人。
  然绝大多数士卒家眷还在赵国,真要带着这些人投降魏国,恐怕士卒们会首先造反。
  廉颇可以投降魏国,那是因为赵偃辜负廉颇在前,若带着赵国兵马投降魏国,性质可就大不相同,势必会被扣上通敌叛国,卖主求荣的大帽子。
  真要如此,此后也没有人再敢启用廉颇了。
  “吾闻太子与平岐君多有不睦,今太子夺将军兵权,必失天下之心。”
  “将军不若统兵奔西北,前去投了平岐君。”
  “以平岐君在赵之威望,更兼其身负王室血脉,想要保住将军易如反掌,甚至在将军帮助下,统兵前往邯郸夺下王位,亦非难事。”
  郭旭很快就想通了廉颇心中的担心,再次出谋划策。
  廉颇闻言,脸上却是露出犹豫不定的神色。
  “报,乐乘将军统领三千,带着邯郸诏书而来,让上将军亲自前去接见!”
  就在此时,忽有传令兵跑了进来,大声禀报。
  廉颇闻言大怒。
  “老夫为国征战数十载,乐乘区区燕国降将,怎敢让老夫前去接见!”
  “左右何在?”
  “速速点齐兵马,老夫倒要看看,乐乘匹夫是否敢收下老夫的接待。”
  郭旭亦是怒火中烧,没有任何犹豫,直接前往校场调兵遣将。
  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。
  却说乐乘统帅着三千兵马,立于阴安城外,意气风发。
  “过了今日,廉颇老匹夫就再也不能压制我了,有太子的器重与支持,此后吾当执掌赵**权!”
  此时的乐乘,非常庆幸自己以前选对了人。
  正所谓:一朝天子一朝臣。
  只要赵偃能够顺利登上王位,早就暗中投效的乐乘,自然也能从此飞黄腾达。
  “以前,廉颇那个老匹夫对我颇为不屑。”
  “今日吾有太子诏书,就要当着众人之面,让廉颇老匹夫亲自出城迎接!”
  相比起乐间,乐乘心胸狭小了不少,也非常记仇。
  这些年,乐乘仗着有赵偃在背后支持,屡次与廉颇针锋相对,却每次都被弄得灰头土脸。
  两者之间的仇怨,亦是越积越多,几乎到了难以调和的程度。
  面对乐乘,廉颇甚至不屑将其当做对手,就像在应付一个跳梁小丑那般。
  廉颇的态度,无疑让乐乘自尊心大受打击,心中的怨恨也积攒了许久。
  今日有了机会,能在廉颇面前耀武扬威,乐乘又岂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?
  “咚咚咚!”
  就在乐乘意气风发,等待廉颇卑躬屈膝出城迎接之时,忽然听到了震天动地的战鼓声。
  突如其来的鼓声,顿时让乐乘心中大惊。
  他抬头望去,正好看到阴安城门打开。
  全副武装的廉颇立于战车之上,带着众多兵马,杀气腾腾冲了出来。
  “难道廉颇还敢反叛?”
  乐乘见状大骇,看着领兵杀气腾腾而来的廉颇,已经产生了怯意。
  乐乘自命不凡,并不认为自己比廉颇差。
  奈何廉颇麾下兵马众多,乐乘只有三千人,若廉颇果真想要反叛,率领大军攻来,乐乘根本没有丝毫获胜的可能。
  “乐乘匹夫,上将军在此,还不速速前来拜会!”
  就在乐乘担心廉颇反叛的时候,忽然听到了宛若巨雷般的呐喊。
  数百装备将领的亲卫,声音甚至盖过了轰隆的战鼓。
  那些跟在乐乘后面三千赵卒,看到廉颇此等威势,很多人脸上都露出敬重之色。
  廉颇,可谓赵国神话,也是所有赵人心中的骄傲。
  士卒们崇拜廉颇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  这三千士卒,虽说都跟随乐乘从邯郸而来,却也并不清楚此来目的。
  在他们心中,廉颇仍旧是赵国上将军,仍旧是赵国相国,是所有人都要仰视、敬重的存在。
  乐乘虽亦为将军,可在身份地位上,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与廉颇相提并论。
  廉颇让乐乘上前见礼,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。
  “停!”
  廉颇手握剑柄立于战车上,待战车出了阴安城以后,猛然抬起了右手。
  本来轰隆的战鼓声,刹那间停了下来。
  “乐乘,见到本相为何不速来见礼!”
  廉颇盯着前面的乐乘,气沉丹田大喝出声。
  乐乘闻言却是暗自叫苦。
  赵偃虽说要夺了廉颇兵权,还让廉颇返回邯郸,却碍于廉颇威望,并没有下诏布剥夺其相国以及上将军职位。
  如此说来,哪怕明眼人都能看出,廉颇返回邯郸以后将会被逐渐架空。
  至少现如今,廉颇官爵仍旧在乐乘之上。
  无论是其相国职位,还是上将军职位,乐乘都需要仰视。
  故此,廉颇让乐乘上前见礼,也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。
  好在乐乘亦非易于之辈,喝道:“吾携太子诏书而来,代表邯郸王室,恕不能给上将军见礼了!”
  “反倒是廉颇将军,看到诏书应该上前接见才对!”
  廉颇闻言却是大笑起来,半晌过后忽然止住笑容,厉声道:“吾担任上将军职位,假相国之权,除了大王谁能对我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?”
  “太子虽乃王室继承者,终究尚未真正继承王位。”
  “纵然太子见了本帅,亦不敢如此托大,你这匹夫狐假虎威,居然敢让本帅亲自出城与你见礼。”
  廉颇声如巨雷、须发皆张,双方士卒全都听到了这个声音。
  紧接着,滔天的怒火在士卒中间蔓延。
  “你这燕国没骨气的降将,亦敢对上将军不敬乎!”
  不知是谁率先大喝质问,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卒,开始喝骂乐乘。
  甚至于,就连乐乘麾下三千士卒,看向乐乘的目光中,也带着也许不满。
  在他们心中,上将军廉颇乃国之栋梁,任何人都要保持足够的尊敬才行。
  铺天盖地的唾骂声,在军中响起。
  不仅如此。
  许多情绪激动的士卒,甚至还用武器敲打着盾牌,强烈的杀伐之意冲天而起。
  乐乘见状,顿时吓得面如土色。
  他根本没想到,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种地步。
  “一介燕国降将,岂敢在上将军面前耀武扬威,且看本将擒了那厮,交予上将军处置!”
  忽然间,一员大将手持长矛纵马而出,居然单枪匹马朝着乐乘冲去。
  这员大将的骤然出击,顿时让乐乘亡魂大冒。
  “拦住他!”
  乐乘吩咐着左右士卒上前,不想与那员赵将交手。
  先不说廉颇威望早就深入人心,单单是对面数万大军,都让乐乘麾下士卒不敢妄动了。
  乐乘命令下达以后,无人胆敢上前阻拦那员赵将。
  除了乐乘从家族中挑选的十几名亲卫以外,其余赵国士卒,居然还刻意拉开了与乐乘的距离。
  直到此时,乐乘才深切感受到,自己和廉颇之间,究竟有着多么难以跨越的鸿沟。
  不说统兵才能,单单是两者之间的威望,都有着云泥之别。
  他慌忙举起手中诏书,大喝道:“廉颇不遵诏令,统兵造反,攻打邯郸使者!”
  他的话,却无人回应。
  那员赵将仍旧纵马冲来,越来越近,越来越近。
  乐乘见状,顿时感觉心凉了大半。
  他惧怕真被那人所擒,索性直接调转马头,头也不回往北逃去。
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:赵孝成王卒,子悼襄王立,使乐乘代廉颇。廉颇怒,攻乐乘,乐乘走。廉颇遂奔魏之大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