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00754/ 为您提供君子不器之贞观气象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夕阳下。
长安皇城道上。
大唐帝国的兵部尚书杜如晦和礼部尚书唐俭,二人并肩而行。
杜如晦开门见山:“唐兄,你一向对那些个大儒们鼓吹的礼仪之事颇有微词,这次为何上奏支持。”
唐俭笑嘻嘻:“杜兄,我坐礼部尚书的位置已经大半年了,都知道说礼部尚书是个闲职,可这颜师古却是第一个找上门来求我办事的”。
杜如晦点着头倾听。
两人之间,不用大唐习惯的“唐公、杜公”相称,却是以“唐兄、杜兄”相称,这在大唐的官场里,也只有这两人间如此,独一份的。
“反正,我看那些个食古不化的学士闲着也是闲着,让他们争论争论这次庆典的主题,也是好的。不然他们整日里来找我这个礼部尚书,哎呀,今日陛下朝上的行为又不够符合帝王礼仪了,哎呀,这是你身为礼部尚书的职责,你该进言了”,唐俭绘声绘色地学着那些大臣的样子,最后一摊手:“反正他们也是闲着。”
杜如晦被逗笑了。
“二来,身为我大唐的礼部尚书,我的确也该做点事情,这些日子以来,什么尸位素餐,什么身在其位,不谋其政,这些可是都在往我身上扣。而且,这次庆典活动,还有那颜师古去鞍前马后,我也是乐得清闲。”
“看来,礼部尚书唐公这柱香,颜师古是烧对了。”杜如晦抬起手虚点了一下。
唐俭扭头看向杜如晦,甩了下眉毛。
两人再次相视而笑。
“唐兄,请”。
“杜兄,请”。
两人再次并肩同行。
不过,没有再聊朝政。
~
裴律师有点不解:“父亲的意思是孔家传人和大儒颜家不是一起的?”
裴寂有点鄙夷地说:“师儿,这都是颜师古的手段,他自己没有实权,就想更进一步,他看到儒家传人孔家的声望高,先前就去找了孔颖达,结果吃了一鼻子灰。于是就踢开孔颖达,踢开孔家,跑到陛下、唐俭那烧上香,自己来玩。”
裴律师在嘴里琢磨着:“颜师古去孔颖达那烧香拜佛,没烧起来,所以就自立了个炉灶开始拜,而且拜的是陛下这个大佛”。
裴寂点了点头:“现在是贞观元年,朝政还是我们这些太上皇的老臣把持。陛下是想借这机会扶持一些新人上位啊。”
裴寂又嗤笑道:“呵,我是想退退不了,可这新朝的朝政,却也不是谁都能插一脚的。在里面,搞学问的不好好搞学问,却到处烧高香意图参与到朝堂中来。那外面,搞武政的在搞走私,走私就走私,也还非要插足朝堂。愚蠢啊”。
裴律师疑惑:“父亲说的是?”
裴寂叹了口气:“还不就是那长乐王。之前我负责和外廷联系时,就知道他在走私,他也没少上下打点,那会太上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毕竟很多塞外物件都是从他那流进太极殿的。前几个月我虽和他断了联系,可这么多年的香火情还在啊。这次他竟然挟凉州城做赌注,妄图干预朝堂。哼,愚不可耐!”
裴律师看了眼裴寂:“父亲之前不是说,新朝了,太上皇时您和外廷建立的联系必须要断掉。所以,就算长乐王之前有找您,我看,您也未必会出手吧。”
裴寂摇了摇头:“我是不想出手,可这事我要提前知道,就不能不出手去阻止他,他这样是真正给太上皇添乱啊。”
裴律师问到:“那这和太上皇什么关系?”
裴寂长叹:“长乐王为何现在生出事端来?他这是要告示当今陛下,他不服当今陛下啊。”
裴律师还是不解。
“长乐王镇守凉州多年,之前十几年为何没有生出事端?他长乐王服的是谁?那不明摆着是他服的太上皇嘛!他李幼良挟凉州数万军民而骄,明里举着为太上皇抱不平棋子而来,实际上却是因为对朝廷进行的削减王爵封赏政策的不满。”,裴寂压低了声音:“他这是小看了当今陛下啊,想想陛下是怎样即位的,对于长乐王这样的行为,陛下处理起来又怎会手软。”
裴律师想到李世民玄武门杀兄弑弟,逼宫即位,又想到李世民那不怒自威的脸,不由地觉得后背凉飕飕的。
“师儿,在朝中,谁在太上皇跟前的香火情最旺?还不就是我们裴家。对于朝局,连在内朝经营多年的我都只能慢慢筹谋,拖着陛下手中的刀子,让它迟点落下。可长乐王这么一闹,让我这样整日在太上皇跟前烧香的人,还怎么好在当今陛下面前进言?陛下、房谋杜断、长孙无忌那些人,又怎会放过这个机会。李幼良啊李幼良,你这样冒失,死不足惜,只是你这样的行为,是误了我裴寂又害了太上皇啊。”
裴律师此刻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裴寂站了起来,走向屋中神龛:“列祖列宗,保佑我河东裴家子孙安好。”
裴律师在一旁连忙帮忙点了香递过去。
“师儿,这朝中接下来的局势,只会更乱”,裴寂把香插在香炉上,又躬身行了几个礼,才侧身道:还有,你去右威卫找下虎儿,让他回来吧。”
~
杜泽正坐在假山前发呆。
一颗小石头飞了过来,砸在他的身上,杜泽没有抬头,只开口说道:“荷儿,我知道是你。”
“嘻”,一声嬉笑,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孩从假山后探出头来:“堂兄,你怎么知道是我。”
杜泽没好气地说:“整个街坊上下,谁不知道数杜尚书家二郎你最调皮捣蛋。”
“额”,杜荷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,跑到杜泽旁边坐下问到:“堂兄,你在想什么呢?”
杜泽没精打采:“我今天遇见我的师兄了,他现在已经得到陛下的青睐,距离平步青云的日子不远了。”
杜荷却是转了转眼珠子,马上追问:“你师兄是攀谁的枝,又是烧谁的香,就能够直达圣听,得到青睐?”
杜泽给了杜荷后脑一个巴掌:“可以啊,难怪大家都说你是最像叔父的人。”
杜荷满不在乎:“我父亲当年烧的就是秦王的香。我要是你,就去烧太子的香。”
杜泽随口道:“可太子还小。”
杜荷语露不屑:“小孩才更好骗啊。好了,我玩去了”。
杜泽一下子楞住了,他直勾勾地盯着杜荷的背影,良久、良久。
长安皇城道上。
大唐帝国的兵部尚书杜如晦和礼部尚书唐俭,二人并肩而行。
杜如晦开门见山:“唐兄,你一向对那些个大儒们鼓吹的礼仪之事颇有微词,这次为何上奏支持。”
唐俭笑嘻嘻:“杜兄,我坐礼部尚书的位置已经大半年了,都知道说礼部尚书是个闲职,可这颜师古却是第一个找上门来求我办事的”。
杜如晦点着头倾听。
两人之间,不用大唐习惯的“唐公、杜公”相称,却是以“唐兄、杜兄”相称,这在大唐的官场里,也只有这两人间如此,独一份的。
“反正,我看那些个食古不化的学士闲着也是闲着,让他们争论争论这次庆典的主题,也是好的。不然他们整日里来找我这个礼部尚书,哎呀,今日陛下朝上的行为又不够符合帝王礼仪了,哎呀,这是你身为礼部尚书的职责,你该进言了”,唐俭绘声绘色地学着那些大臣的样子,最后一摊手:“反正他们也是闲着。”
杜如晦被逗笑了。
“二来,身为我大唐的礼部尚书,我的确也该做点事情,这些日子以来,什么尸位素餐,什么身在其位,不谋其政,这些可是都在往我身上扣。而且,这次庆典活动,还有那颜师古去鞍前马后,我也是乐得清闲。”
“看来,礼部尚书唐公这柱香,颜师古是烧对了。”杜如晦抬起手虚点了一下。
唐俭扭头看向杜如晦,甩了下眉毛。
两人再次相视而笑。
“唐兄,请”。
“杜兄,请”。
两人再次并肩同行。
不过,没有再聊朝政。
~
裴律师有点不解:“父亲的意思是孔家传人和大儒颜家不是一起的?”
裴寂有点鄙夷地说:“师儿,这都是颜师古的手段,他自己没有实权,就想更进一步,他看到儒家传人孔家的声望高,先前就去找了孔颖达,结果吃了一鼻子灰。于是就踢开孔颖达,踢开孔家,跑到陛下、唐俭那烧上香,自己来玩。”
裴律师在嘴里琢磨着:“颜师古去孔颖达那烧香拜佛,没烧起来,所以就自立了个炉灶开始拜,而且拜的是陛下这个大佛”。
裴寂点了点头:“现在是贞观元年,朝政还是我们这些太上皇的老臣把持。陛下是想借这机会扶持一些新人上位啊。”
裴寂又嗤笑道:“呵,我是想退退不了,可这新朝的朝政,却也不是谁都能插一脚的。在里面,搞学问的不好好搞学问,却到处烧高香意图参与到朝堂中来。那外面,搞武政的在搞走私,走私就走私,也还非要插足朝堂。愚蠢啊”。
裴律师疑惑:“父亲说的是?”
裴寂叹了口气:“还不就是那长乐王。之前我负责和外廷联系时,就知道他在走私,他也没少上下打点,那会太上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毕竟很多塞外物件都是从他那流进太极殿的。前几个月我虽和他断了联系,可这么多年的香火情还在啊。这次他竟然挟凉州城做赌注,妄图干预朝堂。哼,愚不可耐!”
裴律师看了眼裴寂:“父亲之前不是说,新朝了,太上皇时您和外廷建立的联系必须要断掉。所以,就算长乐王之前有找您,我看,您也未必会出手吧。”
裴寂摇了摇头:“我是不想出手,可这事我要提前知道,就不能不出手去阻止他,他这样是真正给太上皇添乱啊。”
裴律师问到:“那这和太上皇什么关系?”
裴寂长叹:“长乐王为何现在生出事端来?他这是要告示当今陛下,他不服当今陛下啊。”
裴律师还是不解。
“长乐王镇守凉州多年,之前十几年为何没有生出事端?他长乐王服的是谁?那不明摆着是他服的太上皇嘛!他李幼良挟凉州数万军民而骄,明里举着为太上皇抱不平棋子而来,实际上却是因为对朝廷进行的削减王爵封赏政策的不满。”,裴寂压低了声音:“他这是小看了当今陛下啊,想想陛下是怎样即位的,对于长乐王这样的行为,陛下处理起来又怎会手软。”
裴律师想到李世民玄武门杀兄弑弟,逼宫即位,又想到李世民那不怒自威的脸,不由地觉得后背凉飕飕的。
“师儿,在朝中,谁在太上皇跟前的香火情最旺?还不就是我们裴家。对于朝局,连在内朝经营多年的我都只能慢慢筹谋,拖着陛下手中的刀子,让它迟点落下。可长乐王这么一闹,让我这样整日在太上皇跟前烧香的人,还怎么好在当今陛下面前进言?陛下、房谋杜断、长孙无忌那些人,又怎会放过这个机会。李幼良啊李幼良,你这样冒失,死不足惜,只是你这样的行为,是误了我裴寂又害了太上皇啊。”
裴律师此刻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裴寂站了起来,走向屋中神龛:“列祖列宗,保佑我河东裴家子孙安好。”
裴律师在一旁连忙帮忙点了香递过去。
“师儿,这朝中接下来的局势,只会更乱”,裴寂把香插在香炉上,又躬身行了几个礼,才侧身道:还有,你去右威卫找下虎儿,让他回来吧。”
~
杜泽正坐在假山前发呆。
一颗小石头飞了过来,砸在他的身上,杜泽没有抬头,只开口说道:“荷儿,我知道是你。”
“嘻”,一声嬉笑,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孩从假山后探出头来:“堂兄,你怎么知道是我。”
杜泽没好气地说:“整个街坊上下,谁不知道数杜尚书家二郎你最调皮捣蛋。”
“额”,杜荷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,跑到杜泽旁边坐下问到:“堂兄,你在想什么呢?”
杜泽没精打采:“我今天遇见我的师兄了,他现在已经得到陛下的青睐,距离平步青云的日子不远了。”
杜荷却是转了转眼珠子,马上追问:“你师兄是攀谁的枝,又是烧谁的香,就能够直达圣听,得到青睐?”
杜泽给了杜荷后脑一个巴掌:“可以啊,难怪大家都说你是最像叔父的人。”
杜荷满不在乎:“我父亲当年烧的就是秦王的香。我要是你,就去烧太子的香。”
杜泽随口道:“可太子还小。”
杜荷语露不屑:“小孩才更好骗啊。好了,我玩去了”。
杜泽一下子楞住了,他直勾勾地盯着杜荷的背影,良久、良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