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神箭(下)


小说:君子不器之贞观气象   作者:行不器   类别:两晋隋唐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00754/ 为您提供君子不器之贞观气象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第四十三章神箭(下)
  听叔父说要考考自己,杜泽伸出手掌,在脸上噼里啪啦地拍了一遍,然后深吸了一口气:“我准备好了,叔父,你考我吧”。
  这杜泽近些年来一直跟在叔父杜如晦身旁,杜如晦对他的疼爱尤胜过对自己的两个儿子,除了兄长因为自己牵累而死,也因为杜泽的行为举止都颇像杜如晦自己。
  杜如晦再次被他的行动逗乐了,眼珠子一转,开口问到:“泽儿,现在有一条狗咬了人,你说有几条律法可以遵循?”
  “狗,狗…狗咬人?!”,志在意满的杜泽被问了个措手不及,结结巴巴。
  “这狗咬人,简单分的话,又可以分为狗主动咬、人故意放狗咬、明知狗咬人不管、明知狗咬人却管不好、还是被狗咬的人主动惹了狗等等”,早就知道杜泽答不上来,杜如晦接着耐心地讲解起来。
  “这有什么啊,不就看情况分析,谁不会啊”,杜泽有点不服气。
  “如果你养的狗病了,带去看兽医,结果咬了兽医,你认为该不该赔?”,杜如晦继续追问。
  “这,当然不应该赔,因为他学艺不精,怪不得别人。就像别人求字,张师要是不小心写疵了,可是还会赔东家纸资的”,杜泽绞尽脑汁想出个回答。
  “如果狗咬了兽医,要看那人是否收了医资,有收诊金就不用赔,没收诊金就需要赔”,杜如晦轻摆了下手表示否定。
  “叔父,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,一个狗咬人做这么多文章”,杜泽有点无奈。
  “这是最新的贞观律初稿里的一项规定,前两天我也是刚看见的,就只关于“狗咬人”这样的事件,里面相关的细则更是多达数十条,对各种可能都有着详细的规定”,杜如晦叹了口气,声音低沉了下去:“长孙无忌…是有才啊”。
  杜泽抱着头“啊”的一声蹲下:“不就条狗吗,怎么这么多事啊”。
  “不,泽儿,这里面包含了我们贞观朝对于人与人,甚至人和动物的各项权利”,杜如晦摊开手一摆:”泽儿,你现在知道了吧,律法的专业性有多强。这长孙无忌修律法,如果缺乏个人监督,一旦出现了误差,就会波及到整个大唐的多少州府多少百姓。这律法的事情,是要慎之又慎。这样,朝廷就需要派一个懂律法的人去。“
  ”那又怎样,那杨冬和又不是天生懂律法,看他年纪,也就大我几岁,等我到了他那年纪,我只会比他懂得更多。叔父,俗话还说:肥水不流外人田呢,您倒好,有这么好的机会,还让给外人去了。“杜泽重重地哼了一声。
  杜如晦对这个侄子一向和蔼:“你还小,而他现在能比你想的多,想的周到。按你房伯伯估算啊,杨冬和现在应该能算到第三十六道谋策了。“
  “三、三十六道谋策!?”杜泽不自觉地猛抬起头,接着他就低下了头,他的声音也跟着弱了下去,嘴里小声地嘀咕了句:”我上次评测,才能算到第十二道谋策。“
  杜如晦看着侄儿催头丧气的样子,再次被逗乐了,他继续耐心安慰到:”你还小,等过两年,就可以赶上来了。“
  杜泽依旧没精打采。
  杜如晦摇头轻笑了一下,提起笔继续书写。
  杜泽突然抬头道:“对了,叔父,刚才陛下在时,突然说了句长乐王的家属都在长安,而叔父却说宇文化及去合适。这前言不搭后语的,说的是什么意思啊?”
  杜如晦瞥了一眼杜泽,知道他不是混官场的料,自己虽然现在把这个侄儿带在身边,更多的是想给他一点照应,让他有一些在中枢工作的资历,以后再给他在下面州府谋个好的去处和安排。
  这个时代的世家,就是这样相互帮衬,维持着家族的传承。
  有时家族里的后辈资质不足,就会从外招纳良才,以联姻或者师徒的形式,以家族的力量支持其成长。杨冬合和杜如晦的师徒关系也是有这方面约定俗成的潜规则。
  在杨冬合拜师之后,他也会被看作是杜如晦的人,获得杜如晦在朝中的人脉。做为回报,日后杨冬合有能力了,必然也要帮着照应杜如晦的后人门人。
  “你说呢?!”,杜如晦故意板着脸反问。
  杜泽也不以为意,摸着下巴想了好一会,突然眉毛一挑:“哦哦,我知道了,叔父,陛下的意思是长乐王家人都在长安,所以他不会反。”
  杜如晦看着后知后觉的侄儿,有点无奈地笑了,心里更坚定了日后给他安排个闲散去处的决心。
  少年人心性,此刻的杜泽早已经忘了自己所算的谋策数远不如杨冬合的失落,在那兴致勃勃地接着说着:“所以陛下的意思是把事情从轻处理,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可出了这事,长乐王凉州镇守的位置是保不住了,而叔父就推荐派宇文化及去接替长乐王。”
  杜如晦欣慰地笑了。
  “叔父,您怎么又笑了,话说回来,陛下和您就那么笑了一笑,怎么就能把天下大事都给解决了呢?”
  ~
  右威卫驻所,阁楼里。
  林听歌看着案上的盒子发呆。这是兵部人员送来的陛下亲赐的奖励。
  马大可笑盈盈地看着林听歌,催促到:“你小子是祖坟冒青烟了,竟然得到了陛下的赏赐。还不赶紧打开看看”。
  林听歌脸上却有点奇怪,他深吸了一口气,才伸手去打开木盒,嘴里还嘀咕了句:“希望这回不是个大把的挖耳勺”。
  长形的木盒里,放着支长箭,名为--天策大箭。
  ~
  城墙上,张士贵似乎在自言自语。
  身后,只有那几乎没有主动说过话的李淮,此刻他还是没有说话。
  张士贵依旧负手而立:“那一年,征讨刘黑闼。有一员突厥猛将,勇壮绝人,直冲陛下,刃将接,陛下以天策上将大箭射之,中心洞背,突厥猛将应弦而毙。遂传此箭于北蕃。突厥见而惊叹,皆称为“神箭”。”
  “那真的是支大箭啊”,张士贵声音在风中飘散。
  ~
  兵部书房里,想通了缘由,越说越兴奋的杜泽手舞足蹈起来,不过他又想到一件事:“对了,叔父,“天策大箭”是什么?”
  杜如晦愣了一下,眼前又看到了那个不怒自威的面孔,良久,他才悠悠地回答到:“那才是真正的神箭,大唐的神箭--天、子、箭”。
  ~
  据史书记载:中国历史上规格最高、穿透力最强的弓箭用箭支,应该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所用的“天策上将大箭”。
  (十五的月亮十六圆,最近几天在玩文明4,都快忘了还有写小说这事(捂脸),还是被人催更信息提醒才发现,所以多催催,我会更抓紧的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