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中秋晚会


小说:华娱1993:我是歌手   作者:朝天乐   类别:娱乐明星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87869/ 为您提供华娱1993:我是歌手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次日。
  刘源跟崔建一起造访了百花录音棚,看到沈浪新专辑的曲子,老崔跟刘源一样,也生出了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。
  编曲水平确实很高,写旋律的能力很强。
  只是他们俩个的理念不一样。
  不论是音乐理念,还是对摇滚的定义,都不一样。
  不过,理念不同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交流。
  老崔跟窦威不一样,他是那种比较健谈人,包容性也更强一点,哪怕理念不一样,也不会争得面红耳赤。
  相较而言,老崔更圆滑一点。
  是的。
  谁说搞摇滚的人,就不能圆滑了,如果老崔不圆滑,当初也不会以‘亚运’为名,行推广摇滚乐之实。
  最近在燕京办的那场演唱会,也是以‘奥运集资’的名义。
  时间来到中午,老崔在录音棚吃了一顿工作餐,然后便跟刘源一起离开了百花。
  走出录音棚后,刘源笑眯眯地看向崔建,打趣道。
  “怎么样?是不是也有一种自己老了的感觉?”
  “老?”
  崔建笑着道:“借用沈浪专辑封面那句话,永远热血,永远年轻,再过十年,我也不会老。”
  “不过,这小子确实厉害,编曲水平一绝!”
  ……
  百花录音棚。
  崔建的到来虽然引起了一点震动,但该干活,还得干活。
  对于老崔的到访,沈浪的情绪削微有那么一点点复杂。
  上辈子,老崔是他的偶像来着。
  年纪大了之后,他对老崔的态度又变了,变得比较复杂。
  华夏的摇滚盛世是老崔一手开启的,这点毋庸置疑,但老崔是那种偏好宏大叙事的人,写歌以批判居多。
  批判不是一件坏事,国外的摇滚圈也有很多以批判著称的乐队。
  比如英格兰性枪手乐队就曾发行大骂女王的单曲,还将女王恶搞图印在专辑封面。
  不过,一个健康的生态,不该只有批判。
  这也是沈浪为什么发一张偏流行,偏正能量专辑的原因,重活一次,多少给上辈子喜爱至极的音乐做点事。
  一味地执着于批判,一味地执着于虚无缥缈的叛逆精神,只会让摇滚乐走入死胡同。
  归根结底,摇滚乐只是一种音乐形式,不同的人可以给它赋予不同的底色。
  想要健康的发展,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才是正途,极端的愤怒和过度表达,只会摧毁它。
  怀着复杂的情绪,沈浪和其他几人一直忙活到凌晨,终于把《追梦赤子心》的编曲给肝了出来。
  至此,整张专辑只剩下《生如夏花》和《蓝莲花》两首歌。
  行百里半九十,就差最后这么一哆嗦。
  接下来两天,一群人连续熬了两个大夜,提前一周完成了器乐录制工作。
  《蓝莲花》录制完成时,已经是凌晨三点,都这个点了,几人也懒得回家,直接在录音棚凑合了一晚。
  次日。
  那依来到录音棚,看到几人的睡相,不由噗嗤一笑。
  吴桐的大脚丫子直接架在了汪半壁的胸口,脚指头好巧不巧,正在汪半壁的鼻子前面。
  这时,汪半壁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,闻到前方飘来的怪味,他忍不住干呕一声。
  “呕!”
  接着,看到酸臭味的来源,汪锋霍然而起,一把推开了吴桐的大脚丫子。
  “嗯?”
  被人猛地一推,躺在沙发上的吴桐也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,只见他一脸迷茫地嘀咕道。
  “怎么了?”
  眼见无人应答,他又眯着眼睛睡了过去。
  “阿锋,沈浪呢?”
  看到汪锋醒了过来,那依问了一句,她刚刚没看到沈浪。
  “浪哥在……”
  听到这话,汪锋下意识地回答,结果环视一圈,浪哥好像确实不在。
  “我在这呢。”
  沈浪头发湿漉漉的从二楼走了下来,他的生物钟比较准时,只要不是醉的不省人事,或者连续熬夜,7点左右一准醒。
  这习惯是上辈子养成的,号子里天天六点半起床,强大的惯性一直带到了今生。
  那依将买好的早餐放到桌上,意外道。
  “你们昨晚没回去啊?”
  “没。”沈浪拨开袋子,掏出一个大肉包,一边啃,一边道:“不过,器乐录完了,明天正式开始录人声。”
  “哦。”
  那依点了点头,然后凑到近前,压低嗓门道。
  “那個,你跟我过来一下。”
  接着,那依将沈浪拉到了二楼的小房间。
  “什么事啊?”
  走进屋内,沈浪发问道。
  “昨天我阿爸跟我说,那首《阳光总在风雨后》报送了燕京卫视中秋晚会。”
  那依握着沈浪的大手,神色间满是焦虑。
  “怎么办,我好紧张。”
  “这不是好事吗?”
  沈浪笑着揉了揉她的脑瓜子:“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演唱难度又不高,有我这个名师在,保准不会出意外。”
  当初在选曲时,沈浪就考虑到演唱难度问题,《阳光总在风雨后》的节奏没什么起伏,音域跨度也不大。
  哪怕没有声乐基础的人,突击训练一段时间也能登台表演。
  “可是我没有登台表演过,一上来就是燕京台这样的大场面。”
  “傻瓜。”
  沈浪安慰道:“这个机会别人求都求不来呢,这样,接下来一个月,每天多加一个小时的训练,专门训练这首歌。”
  其实,能够直接报送燕京台中秋晚会,还挺让沈浪意外的。
  在90年代,晚会无疑是最能提升歌手知名度的渠道。
  没有之一!
  即便不是央视,不是春晚,只是地方台的中秋晚会,那也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机会。
  看来那依家里的能量比他想象中的要大一点。
  事实上,沈浪想多了。
  这件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,节目能够报送燕京台,那是多方因素合力的影响。
  首先,那依爸爸跟女排之父,现足协一把手袁玮铭是队友,还共同执教过女排,以体委的名义报送,入选机会本来就不小。
  其次,歌曲质量不俗,虽然《阳光总在风雨后》是流行歌曲,但歌词立意比较好。
  再次,那依的民族也是加分项。
  最后,这只是报送,不是保送,一字之差,那是天差地别,能不能最终登台,还得看后续的审核、排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