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 立场


小说:风起明末三万里   作者:写书烧给自己   类别:两宋元明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83947/ 为您提供风起明末三万里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深夜。
  碎金镇。
  夜深人静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镇外传来。
  “报!有重要军情!”
  此刻张献忠正在窑洞中查看延安府的地图,同时谋划如何避开刘广生他们这批官兵的行进路线。
  由于碎金镇地处无定河东岸,刘广生他们从肤施过来,必定会先经过米脂,然后到达碎金镇。
  若是血魂军走官道回米脂则不可避免的要战上一场,虽然张献忠不惧,但他不想白白的打一场,因此他需要想个办法避开这批援军。
  按他的估计,朱国相与刘广生就算快马加鞭也应该是明后天午时才能赶到银川驿,毕竟肤施离碎金镇有几百里路。
  突然,马护从窑洞的外面走进来,神色特别凝重,
  “大王!有特殊情况!”
  张献忠抬头,给他倒了一口水,问道,
  “别急,慢慢说,怎么回事!”
  马护喝了一口水,歇了一口气,这才正色道,
  “大王!我们在城外发现了蒙古鞑子!”
  “什么!”
  张献忠丢下地图,一脸严肃的走到马护身边,
  “说清楚,哪里发现的?”
  “据斥候报道,就在十里外小秋山的山坳里!”
  张献忠思考了一下,立刻道,
  “走!带我过去看看!”
  穿上李定国递过来的披风,张献忠带着马护还有李继伟立刻前往城外的小秋山。
  小秋山地处碎金镇东北方,是一个典型的小山包,其再往北部约四五十里就是榆林防线中的高家堡和双山堡。
  这两个堡是延绥长城防线中路的城堡,负责拱卫延绥府北方中部,但小秋山的情况似乎预示着这两个堡出了巨大变故。
  此刻山坡的背面,张献忠三人将马儿停在山下,在斥候的引导下悄悄摸上了山头。
  远方的山坳里,只见黑夜中传来隐约的哭泣以及谩骂声。
  那篝火之下,蒙古鞑子正从毡房内不断进出,偶尔还可以看到某个女子被他们拖到毡房内。
  李继伟大概预估了一下,道,
  “大王,大概有三千多人!不好对付啊!”
  “嗯!再凑近点看看!”
  随着再次靠近,这时候终于看清了许多。
  大批的马儿正放在临时圈成的马圈里,而马圈的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圈,里面则是一大群双手被绑住的大明子民,粗略一看竟然有数百名之多,其中大部分都是妇孺和一些年轻人,还有部分孩童。
  他们都只穿着简单的衬衣在寒风中紧紧靠在一起,令人欣慰的是孩童都被大人围在中间,显然即使陷入如此困境,他们依旧未曾失去人性。
  这时,一名蒙古人突然从一个毡房中冲了出来,这名蒙古人脸上带着邪性在圈子中看了一眼,随后背起一名姿色尚可的妇人。
  任凭妇人如何发出凄惨的哭声以及她如何的挣扎,蒙古人依旧无动于衷,反而更加兴奋的带着她回到了毡房。
  而其他的蒙古人都哄然大笑,仿佛看待牲口一样看着圈中的汉人。
  听着毡房内传来妇人凄惨的叫声,圈子中的人更加的惧怕,也靠的更紧。
  旁边的一片空地上,几具男子的尸体正插在木桩上,血液缓缓流淌……
  恐惧,无助,牲畜,这一切的不幸都降临在他们的头上。
  乌鸦在天空中嘶鸣,秃鹫在天空中徘徊,曾经的故土成为了仇人的乐园,美丽的婆姨成为敌人的玩物,年轻的男子成为了地上的尸体,而他们的大明却无力保护他们。
  这是他们的不幸,也是民族的悲哀。
  “大王!”
  马护咬着牙,愤愤不平的看着下方的一切,此刻的他恨不得将下面的那群畜生生吞活剥了!
  李继伟按住了他的肩膀摇了摇头,随后望向张献忠,
  “大王,我觉得这事我们应该通知官兵!他们会处理这件事情!我们只是反贼,不应该多管闲事!”
  “你!”
  马护没想到李继伟竟然会说出这种话,怒指着他。
  李继伟面色平静的看着他,
  “马将军,我说的难道不对?我们是贼,不是官,用兄弟的性命去为朝廷拼命,值得吗?”
  “唉!”
  马护叹了一口气,垂头丧气。
  他又不得不承认,李继伟说的对,他们是反贼,这事应该朝廷管才是。
  张献忠沉默不语,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这一幕。
 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,他绝对想不到眼前的这一幕对自己的触动竟然会如此之大。
  ‘如果被现代某些人知道我现在的想法,一定会嘲笑我是圣母吧?’
  嗤笑了一下自己,他转身回到了山下。
  “大王!”
  李继伟与马护赶紧跟上,显得很诧异,因为张献忠现在的状态非常不对,脸色平静的吓人。
  张献忠面色平和的看着两人,翻身上马,
  “继伟,马护,我现在要回去做一件傻事,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吗?”
  李继伟大吃一惊,
  “大王您这是?”
  “我要杀了他们,就这么简单!”
  声音很平淡,但话语中的杀气却昭然若揭。
  他虽是反贼,但亦是他们的族人。
  “末将愿意!”
  马护已经激动的直接单膝下跪。
  李继伟见张献忠心意已决,叹了一口气,
  “末将也愿意!”
  碎金城。
  关押着陈洪范的窑洞。
  当张献忠到来的时候,陈洪范依旧未眠,而是坐在炕上发呆。
  这时,木门推开的声音惊醒了他,他看到张献忠手中拿着他的青甲和大刀面无表情的走到他的面前。
  “穿上它!跟我走!”
  摸着自己熟悉的铠甲与大刀,陈洪范的热血仿佛又再次燃起。
  “你想干什么?”
 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,张献忠已经走到了门口。
  “杀鞑子!”
  陈洪范愣了一下,随后突然笑了,他不知道张献忠要干什么,但只要杀鞑子他就奉陪到底!
  片刻后。
  穿戴好一切的陈洪范来到了碎金镇的教场。
  张献忠此刻已经站在点将台上,他穿了一身的铁甲,月光洒落在他的脸部透露出他的坚毅。
  而教场上,此刻分布着三支截然不同的部队。
  第一支队伍人数最少,但眼神却最彪悍,那是张献忠的嫡系部队,最原始的血魂军。
  第二支队伍人数稍多一些,他们是米脂城投降张献忠的官兵。
  第三支则是碎金镇原先的守军,此刻他们竟然都披坚执锐,显然张献忠将武器还给他们了。
  三支队伍共计约两千人,此刻在这演武场上鸦雀无声。
  “兄弟们!城外的小秋山那里有三千多名鞑子!他们欺辱我们的女人!抢我们的食物,还把我们当狗看待!你们说,我们要怎么办?”
  “杀了他们!”
  “杀了他们!”
  “杀了他们!”
  “好!现在有种的就跟我一起杀鞑子,没种的就给我留下!”
  跃下点将台,张献忠翻身上马,朝着城外而去。
  马蹄的声音骤然在陈洪范的面前川流不息,只见场上的两千士兵竟然都追随张献忠而去,哪怕是原先的榆林老兵也不例外。
  “陈将军,大王说了,打完这一仗,你可以随时离开!”
  李继伟牵着陈洪范的坐骑走到了他的身边。
  不屑的呸了一声,陈洪范翻身上马,掉头道,
  “不需要!打鞑子,老子绝不落后于别人!”
  “驾!”
  马儿扬起的灰尘笼罩住了李继伟,却见他摇了摇头,有些头疼道,
  “本以为大王是枭雄,结果大王竟然也这么意气用事!唉!”
  话虽如此,但李继伟却觉得这样也挺好,至少这样的义军,才是真正的义军,而不是披着义军外壳的流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