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医虽小道


小说:医者晚明   作者:陆子飞   类别:两宋元明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永恒剑主 | 星光灿烂 | 巨星夫妻 | 弑天刃 | 九重神格 | 超警美利坚 | 步步惊唐 | 绝世天君 | 都市幻界 | 异度
笔趣阁 //www.boquge.com/book/181009/ 为您提供医者晚明全文阅读!注册本站用户,获取免费书架,追书更方便!
  听张寿峰这样一说,金英沉默了。张寿峰以为金英不信,继续保证道:“梦石兄,我之前对介宾是太放任自流,你放心,此番我必吸取教训,当好好管教一番。”
  金英摇了摇头,却说道:“介宾虽才做我弟子两个月,但我自认为已看透他了。他聪明好学,肯吃苦专研,又擅长发挥,能到人所未到之境。假以时日,必成非凡大器。”
  张寿峰松了口气,他就怕金英不愿再教介宾。正当他想开口说些什么时。
  金英摆了摆手,又继续说道:“东岳庙事件后,我也旁敲侧击的了解到,他之前似乎还有位很了不得的蒙师,天文地理,五运六气,占卜会测无所不会,无所不精。我一问,竟然是周云渊!
  我再一细问,好家伙,介宾竟然援医入象,把深奥难懂的象数简单明了化,所中者十之七八,关键他还看不上,认为是小道,非必要不肯用。
  我一听心里犯嘀咕,于是突然问道:医是否为小道?你道他如何说?医乃小道也!哈哈哈哈哈,我金梦石一生为之自豪的医术,在他眼中竟是小道!是小道,是不堪大用的小道!
  我自认是没这个能力教好他,索性就让他去汝元那磨练磨练性子。你去问问汝元,又奈何得了他不?”
  张寿峰听老哥哥这一说,心里拔凉拔凉的,恨死了那私自给介宾启蒙的周述学。这哪是在替他教儿子,这是在毁人啊!
  “梦石兄,之前我忙于军务,疏于管教,你放心,我向你保证,日后一定多加管教,让他及时回头。”张寿峰再次强调道。
  金英依然摇头,说道:“长庚你先听我说,人老了就爱唠叨,你也别嫌烦啊!”
  “哪里,梦石兄请说!”张寿峰示意道。
  “我并不反对介宾糅合百家,也不在乎他以医为小道的看法,医又何时成大道过?这点自知之明,我还是有的,只是我心不甘啊!我只担心他看的太多,学的太杂,走不出自己的道,找不到自己的道。
  你也别逼他,身为师长,我只想他更好的成长,在没有找到,没有发现适合他走的道之前,我不会出手干预他,也希望你也别干涉他。
  就让他这样自由自在的成长,长不大也就平庸一生罢了,若能长大结果,那一定会震古烁今。我岂能误他,你又岂忍心误他?”
  金英缓缓说道,虽仍有些不甘,却又怀有别样期待。
  张寿峰怔怔地看着他,良久不语,这两天带给他的意外和冲击太多太多。可也不如金英这段话对他的冲击大。
  他能感受到金英的矛盾与期望。可以想象,自己看得比命重的医学,被自己最看重的弟子视之为小道,这是何等悲哀!想纠正,却又发现,根本没有其他可供选择,儒学、医学、天文、地理、兵法、象数,你能想到的,他早有涉猎。
  涉猎越多越迷茫,总不能真的当头棒喝吧?只能放任,让他沿着自己现在的路继续走下去,或有突破的一日。
  这一刻不管是身为师傅的金英,还是身为父亲的张寿峰,面对那叫人不省心的张介宾,都很煎熬。
  过了好一会,金英宽慰道:“这不怪你,也不怪介宾,是我们医家自己不争气。还记得嘉兴嘉善那个袁表袁庆远吗?他也中举了,将参加今年的春闱,前些日子来拜访我。
  一开始我还蛮高兴的,本以为我医家将再出一进士,可谁知他也认为医乃小道,弃医从儒了。想他曾祖何许人也,一心追随方孝儒,遭十族之厄而不悔改,为之甘愿隐姓埋名,立下誓言叫子孙永世不得科考,不事伪君,遂成医学世家。
  一百多年过去,数代人的坚守,世代为医的誓言,竟叫他袁表给破了,他这是欺师灭祖,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?”
  张寿峰一听,心里更不好受了。嘉兴与绍兴相近,仅各杭州一县,又跨海相望,互通消息。绍兴卫指挥使,也兼顾着巡海,防海之责。与嘉兴乡绅多有往来,自然与袁家相熟,勉强算是世交。
  袁表之父袁仁袁参坡,布衣学者,以医为业,以贤能闻名,与沈周、唐伯虎是诗文好友,与王艮、王畿相交,引为知己,遂成为王阳明的不记名弟子。名满江南,人称参坡先生。
  这样一位医学世家子弟,竟然忘了不试科举的誓言,忘了祖辈恩怨,抛弃看家本领,转投身科举。
  他张寿峰本是武将世家,尚且弃戎从医。现在正儿八经的医学世家子弟反而弃医从儒,这如何能让他释怀?
  “想当年,那个热血青年,那个敢立危城之上,敢于沙场救死扶伤的袁庆远,再也回不来了。”金英念叨着,惋惜着,悲叹着。
  “谁说袁庆远回不来了?”这时一个声音传来。
  “庆远兄?”张寿峰闻言看去,惊呼一声,继而热情的说道。“你什么时候来京的,也不告知我一声,我给你接风洗尘啊!”
  “抱歉啊,长庚。我前些日子抵京,不过二日,便又出去游历,昨日方才回来。”袁表抱完歉,才解释道。
  张寿峰方才还有些埋怨袁表背弃医学,这会见到来人,早把那点不痛快不知丢哪去了,说话都带喜庆道:“你呀你,一如当年模样,一点没变啊!让我忍不住想起一首词,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……”
  “停停停,长庚兄我可比不了周郎啊!莫吹捧我了。”袁表赶紧说道。
  自袁表突然到来,金英就冷眼旁观,一言不发。
  “庆远兄是哪年中举的,参加了几次春闱?”张寿峰问道。
  “隆庆四年侥幸中举,隆庆五年初次进京赶考,煞羽而归。”袁表如实说道。
  “哦?隆庆五年,那你是否认识临川汤显祖、宣城沈懋学、归德吕坤?”张寿峰一听隆庆五年,顿时想到那年同科的几人,于是问道。
  “认识,他们可有高中?”袁表问道。
  “你未参加万历二年春闱吗?”张寿峰奇怪的问道。
  “当时尚在守孝,未参加。”袁表摇了摇头说道。
  “吕心吾三年前中了进士,如今更是高任山东右参政。前几日刚离京赴任。”张寿峰说道。